最近,由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《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》重磅发布,蓝皮书内容包括总览、政策、行业、区域、实践和借鉴六大部分,不仅展示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状况,也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,具有较高的洞察价值。
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收为1.24万亿元,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在广东、江苏和山东
在抗原检测试剂、呼吸机、制氧机、防护服与防护口罩等产品拉动下,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营收约1.24万亿元,比上一年增长大约20%,占全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7%。上述防疫用品类医疗器械大量出口到国外,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统计数据,截至2022 年底,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32,632家,与2021 年相比增加了6,062家,增幅达23%。其中,广东省、江苏省和山东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超过4000家,3个生产大省拥有13,84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,占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的42%。
从生产企业数量来看,总体偏多。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远去,国内外市场需求将放缓,医疗器械行业内竞争将更加激烈,生产企业数量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。
在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,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大量投入研发。根据114家A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披露的2022年报数据,当年研发投入经费总额为 226 亿元,比上一年增加46亿元,增幅为 25%。其中,A 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为联影医疗 13亿元、乐普医疗 10亿元和华大智造8亿元。
由于2022年后海外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,各国相关产品的自主生产线逐渐恢复,使得2022年医疗器械出口额下降明显。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,2022 年,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 8,088亿元,同比下降 7.3%;医疗器械出口总额4,812亿元,同比下降12.2%。而2022年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3,276亿元,同比增长1%。
从出口细分领域来看,医用耗材依然在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,占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;其次是体外诊断试剂和诊疗设备,上述两个细分类别分别占2022年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16%和12%。在海外防疫物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,行业急需转型应对挑战。根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2年医用耗材出口额下降明显,相比2021 年下降 16.8%。
从进口细分领域来看,体外诊断试剂、医用耗材和诊疗设备为主要的进口类别,2022年三者合计进口总额2,463亿元,占医疗器械总进口总额的75%。
在不考虑疫情拉长数据来看,国内医疗器械替代进口的趋势明显。进口总额从2019年的2,79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,276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.5%;同期出口总额从2019年的3,12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,812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.5%,增速是进口的3倍。
文章来源于新康界